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小学部二(2)班郑舒喆“五月五,是端阳,插艾叶,戴香囊,吃粽子,撒白糖,龙舟下水喜洋洋。”每当读到这首童谣,我就想起外婆包的粽子,美味极了!包粽子,那是端午节的传统风俗,用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——屈原,也是外婆家的绝手活,外婆会,妈妈也会。小小的粽子有四个尖尖的角,像个孩子穿着嫩绿的衣服似的。粽子是用糯米做的,有各种馅:枣的、肉的、豆沙的……包粽子要准备好多东西:用酱油浸泡的糯米,有肥有精的肉块,还有洗得干干净净的芦苇叶和一些彩色的包扎线。外婆一边包粽子一边示范教我:“先将粽叶正面摊在两手中,双手外翻,裹成圆锥状,再把糯米放进去,中间塞进肉,再填一些糯米,压一压,最后盖上一张粽叶,把粽子卷起来用线扎紧。”在外婆一次次耐心的指点下,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,瞧!桌子上那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是我们的成果。锅里咕嘟地响,到了中午,浓郁的粽香味飘了出来,让人馋得直流口水,轻轻一拉线绳,粽子便挣脱了束缚,展开粽叶,大肉粽被煮得透亮,酱油色的糯米软软黏黏的,还夹着肉香,一口咬下去,哇——简直是人间美味。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,爷爷奶奶不断夸赞我的手艺妙,外公吃着吃着把假牙粘了下来,弟弟把糯米粘到了额头上,引得家里人一阵阵大笑。端午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一代传一代,蕴含着我们深深的情感,也承载着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。指导老师房佳静:文章开头小作者引用了朗朗上口的童谣,既亲切又颇具画面感。外婆是如何教我包粽子的步骤,小作者巧用一系列动词:摊、翻、裹、放、塞、填、压、盖、扎等,灵动而细致。最后一家人围坐桌旁品尝美味的粽子,处处透着家的温馨和浓浓的亲情。本文来源:都市快报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6642.html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