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/4/27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 https://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

青岛人有个「幸福三宝」,即:哈(喝)啤酒、吃嘎啦(蛤蜊)、洗海澡。坊间还有一句顺口熘,说:「青岛人不是在哈啤酒,就是在打(买)啤酒的路上;青岛人不是在吃嘎啦,就是在去挖嘎啦的路上;青岛人不是在洗海澡,就是在去海水浴场的路上。」虽有些调侃,却无疑是青岛人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。

青岛人一般管蛤蜊叫嘎啦,蛤蜊之美味,历代文人雅士早有盛赞。宋代的郑獬就曾在诗中多次提及:「正是春风催酒熟,蝤蛑霜饱蛤蜊肥。」

1

蛤蜊为啥会被叫“gǎla?

或许因为“能闭合”是双壳纲的基本特征,科学家命名时,相当钟爱“蛤”这个字。双壳纲各大分支内,几乎都有叫“某某蛤”的物种。而水产市场上的各种“蛤”,多半属于帘蛤目下的帘蛤科与蛤蜊科。“蛤蜊”的标准读音是“gélí”,不过北方口语中,这个词会被读成“gǎla”,是“市场蛤类”的泛称。

2

为啥都爱吃青岛蛤蜊

在青岛市场上,最常见的蛤蜊一般是以花蛤、文蛤为首的各种“蛤”。它们形状相近,大多呈卵圆形或近三角形,如鹌鹑蛋大小,贝壳表面光滑。经渔民打捞后便快速流入市场然后被养在加了盐的清水里,每次路过房蛤蜊的水池旁,你都会看到它们从壳里探出长长的“水管”,不时滋水——这是因为它们在近海的泥沙下生活,凭借“斧足”潜行泥中,吃饭就靠两根管子,一吸水、一吐水,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。

其实沿海多地都有蛤蜊,但最美味的非青岛蛤蜊莫属。青岛蛤蜊盛产于胶州湾,因栖息在潮间带中、下区以下的泥沙滩海底,青岛人也将其俗称为泥蛤蜊。它最大的特点,一是外壳薄、白净,肉质肥厚,爽弹鲜美;二是泥沙吐得又快又干净,食客可以不必担心口感,放心大胆地吃。

3

你吃的都是什么蛤?

花蛤(花甲、蛤蜊、蚬子)

花蛤你可能不知道,但提到花甲米线你肯定就懂了,花蛤就是锡纸花甲粉那个花甲!它们的贝壳上花纹丰富,是最为人熟知、最“便宜大碗”的双壳贝,也曾是北方和内陆居民最容易买到的海鲜,是很多人的“鲜味”启蒙。

文蛤

中文正式名:文蛤、短文蛤、丽文蛤、斧文蛤、琴文蛤

市场上的文蛤包含了文蛤属下的五个物种。它们鲜味浓郁,又比花蛤少些腥气,适合蒸蛋或煮汤。文蛤的贝壳也比花蛤厚,有细腻如玉的质感。

其中“正牌”文蛤贝壳尤其厚重,花纹少,甚至全白;短文蛤(左)体型较扁,花纹有点像闪电;琴文蛤(右)又称“海白”,贝壳上有琴弦一样的肋纹。

白蛤(白蚬子)

中文正式名:四角蛤蜊

白蛤的个头相比花蛤和文蛤来说比较小,差不多有1元硬币大,虽然个头小但是它的壳顶高高隆起,整个儿看起来比花蛤圆润饱满许多,侧视则像个四角小粽子,正式名就由此而来。不过它味道一般,多用来干制或给汤提味。

黄蛤(青柳蛤、黄蚬子)

中文正式名:中国蛤蜊

黄蛤位于我国长江以北海域的特产,丹东等地的尤其肥美,东北人叫“黄蚬子”。块头比花蛤略大,贝壳圆三角形、淡黄褐色,贝肉也是黄的,鲜美“档次”比花蛤高不少。

油蛤(芒果螺)

中文正式名:波纹巴非蛤

长得有点像拉长的花蛤,但肉质比花蛤更饱满肥嫩,鲜味也略胜一筹。壳的底色橘黄略带紫。南方人觉得其形状、色泽都像芒果,便叫它“芒果螺”(南方螺贝不分,腹足类和双壳类都可以叫螺)。

4

蛤蜊怎么做好吃

蛤蜊的烹制方法很多,蒸、炒、制馅儿、做汤均可,但最爽口的莫过于辣炒。锅内放少量油,油热后爆炒干辣椒、姜丝和八角,再倒入清洗干净的蛤蜊,大火翻炒,无需放盐,一分钟后加一勺开水,盖上锅盖,等听到蛤蜊「噼里啪啦」地张开嘴后就可以出锅了。

辣炒蛤蜊最好是趁热享用,而且无需用筷,直接下手抓着吃最有感觉。热腾腾的蛤蜊肉一口咬下去,咸鲜带辣的汁水立刻流满舌根,肉质嫩滑,一出熘就滑入喉中,直留下满口鲜香久久不去,令人回味无穷。#知渔课堂#

知渔课堂栏目介绍

“知渔课堂”是青岛渔业博览会推出的一档渔业知识科普栏目,以增强用户对青岛渔业认知为主要目的,用轻松愉快的方式科普青岛渔业、海洋环境、海洋生物等相关知识。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9317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