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/6/15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 http://www.txbyjgh.com/axhd/m/2084.html

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,端午节是举足轻重的。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,端午小长假成了我们很多人的最大期盼,甚至连这点期盼也常常泡汤。习俗上除了吃粽子、赛龙舟、挂艾蒲这些,好像也没啥了。那么我们千百年前的祖先是怎么过端午呢?也这样简单嘛?

赛龙舟

答案,当然不是。古人过端午那可不是过一天,而是要足足过上五天。而且他们的端午要丰富的多。

一、钉赤口,挂“道理袋”。钉赤口就是将写有“赤口”二字的纸或者画,钉在墙上,寓意一年都不要遇到多嘴多舌的小人。那么什么是道理袋?

“道理”袋,它的作用不是用来装钱币,里面主要放上李子和稻谷,取谐音寓意“道理”二字。在端午这天钉赤口,挂个“道理”袋,祈求一年都不会遇上蛮不讲理的小人,祈求生活平顺安康!

二、书篆五色印,辟邪祛灾,迎福纳祥。

传说上古时代神荼、郁垒二神在桃树下捉鬼,故视桃木为辟邪的仙木。

五色印用桃木作为印料,在上面书写青白玄朱黄五种颜色的篆符。

三、论长短。

什么是论长短?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。论长短就是男人自己带自家粽子聚会,吃完后展开粽叶看谁的长谁的短,如同北方农村的抽麦秆比长短一样。输的,或者喝酒,或者掏些银两与伙伴。

四、晒书

在以文治国的宋朝,过节都显得那么有情怀。端午那天,宋人尤其是文人除了吃喝玩乐,还有就是晒书,满地墨香的场面,大概是历朝历代最有人文气息的端午节了。

古人晒书雕塑

五、佩戴五彩缕。

手臂上佩戴五彩丝线也是流传久远的习俗。至今在农村某些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,我小时候也带过。汉代《风俗通》称,五月初五以五彩丝缕系之臂上,辟兵(器)及鬼,令人不病瘟。

五彩缕

以上其实只是古人端午习俗的一部分,古人过节远比我们想的要复杂的多,不胜枚举。不管怎样,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,也是我们华夏民族精神传承的所在,希望每一位朋友要多多珍惜爱护。

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sp/pgsp/9786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